文化名人

Cultural celebrities

当前位置:首页 > 嵩山文化 > 文化名人

栗亚

发布时间:2015-05-18 10:21:00 点击:930

栗亚(1919-2005年),原名张立亚,河南省登封县(今登封市)君召街人。1955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栗亚登封县师范肆业后,于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2月赴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4支队8团特务连政治指导员、团部参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参谋。1941年起,历任新四军第13旅作战科科长,苏中军区教导13团副团长,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第1纵队作战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1团团长,率部参加了鲁南、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059师参谋长、副师长。195210月起,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59师师长,赴朝参加抗美援朝第二、第五次战役。1954年入苏联伏罗西洛夫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58年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教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8204师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6军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校长。1978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部长。200521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

    栗亚和陶勇将军有深厚的交情。栗亚在新四军任作战科科长时,调到旅部,对陶勇旅长身先士卒的作风很是佩服。打北刘桥时,陶勇换上便衣把驳壳枪放在竹篮子里,和栗亚一起带着侦察员化装侦察,栗亚在心里直说:旅长都亲自去侦察,这个仗还有打不胜的道理!几年来,栗亚作为陶勇的得力助手,一起出生入死经历了不少战阵。这次,陶勇在战前做了周密部署,要栗亚在攻据点时,注意敌人的增援。南通警卫团参谋长贾鸿钧率一个短枪队在其附近活动可以配合行动。陶勇告诉栗亚:“贾鸿钧那里有部电台,会合后可以用电台和司令部联系,报告情况。”

部队出发前,陶勇专门送栗亚到苴镇的东大桥边,深情地问:“老栗,你还有什么事没有?”栗亚知道旅长的用意,说:“仗打好打不好我不能讲,但一定要打一个硬仗,一定要使敌人知道新四军是不好惹的,请首长放心!”   陶勇笑着点了点头,紧握着栗亚的手说:“好!去吧,祝你胜利!”夜12时,战斗打响。战士们个个英勇,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拿下了敌人的中心碉堡,除6名伪军逃窜外,其余全部被歼。这时距童家甸仅6里路的二窎据点的敌人,果然不出陶旅长所料,出来增援。好在栗亚早已布下了口袋,在童家甸南侧,消灭了这股增援的敌人,日军警备队长中根正秋被击毙,缴获了一挺歪把子96式机枪。到次日上午8时,战斗胜利结束。

部队回来后,司令部机要科的同志对栗亚说:“栗科长,你怎么不及时用南通警卫团的电台和司令部联系呢?陶旅长昨天夜里几次来机要科问,有没有你们的电报?他可着急呢!”这时,栗亚一拍脑袋,才想起陶旅长临战前的交待,后悔道:“糟了,我只顾打仗,把用电台和司令部联系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我找旅长检讨去!”

1944年冬,中央军委决定由粟裕率苏中主力一部渡江南进,发展苏浙抗日根据地。陶勇奉命率第三旅主力一部,随粟裕南下。陶勇不得不告别苏中四分区。在他离开苏中四分区南下的前一天,即19441217日,已调到四分区工作的栗亚和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张文碧、分区直属队总支书记刘春山,一起去为陶旅长送行。他向他们讲了对苏中四分区的留恋。张、刘、栗三人也向他表达了惜别之情,并向他保证一定努力把各自的工作做好,希望他保重身体。

第二天的上午,栗亚他们正在办公,陶勇的通信员来了,怀里还抱了一些香烟。他把一封信交给栗亚,说是陶旅长写给他们的。栗亚急不可待地展开信,的确是陶勇的笔迹。信的全文如下:

张、刘、栗三同志:

这次与你们分别了,我心中非常难过的很。17日遇见张、刘、栗,更加心中难过起来了。现在又要写信给你们,可拿起笔来,就想起你们,不由我心中难过起来了。我们在一起工作,你们对我很多的帮助,一下子与你们分别,我像掉了一只手一样,老同事,你们不会忘记我吧!以后请多多的写信帮助我,这是我最希望的。我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们,只好送一点香烟你们吸。我走了,再会吧!

                          陶勇18日晨。

  栗亚把这页薄薄的纸片一直珍藏着,将这种情同手足的情感深藏在心中。陶勇被迫害致死后,他多次拿出这份珍贵的遗物,看了又看,边看边流泪,并想起孟良崮战役中的一件事:在向敌第七十四师盘踞的五二○高地进攻时,一颗子弹贯穿了他的颈部,负了重伤。陶勇得知这个消息,立即派了管理员带了5只老母鸡,翻山越岭,送到马站附近的第一纵队后方医院。当管理员来到他的床前,转达陶司令对他的慰问,要他好好养伤的时候,平常很少流泪的他流泪了。

栗亚在淮海战役时还总结出了“火线扩军”的经验,19487月,在雎杞战役后的行军路上,时任第一纵队的团长栗亚报告向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报告:战斗很激烈,虽获大胜,但部队伤亡减员也大。为保证连续作战,又保持原建制,他们采用了一边作战一边将俘虏士兵补充连队的办法。钟期光问栗亚:这样不经教育补入解放军的战士跑不跑?栗亚说:“整个战争形势向胜利的方向发展,加上基层骨干强,能团结解放战士,解放军战斗作风好,补入的解放战士都能听从指挥,纷纷争取杀敌立功。连队兵源有了保证,战斗力得到增强。”钟期光随即将这个团“火线扩军,随补随打”的经验,报告了中央军委,并迅速推广到其他纵队,普遍获得成功。

栗亚同志曾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 世界军事史分册》,著有《怀念赖传珠同志》等。2005年2月1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新华社、人民日报都曾刊发讣告和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