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说

Historical legend

当前位置:首页 > 嵩山文化 > 历史传说

大唐碑

发布时间:2012-01-16 19:04:01 点击:490

  嵩山万岁峰下的崇福宫,据说是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时修建的行宫。到了唐宋时期,已有各种殿堂亭阁一千多间。老百姓看到这华丽的宫殿,想到自己的苦日子,于是就编了一首民谣:“崇福宫,崇福宫,富了官家穷百姓;哪朝清官来宫殿,减免税捐不受穷。”

  民谣代代传,日子辈辈苦,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登封大冶南街出了个进士景冬旸,此人是个清官,曾经任过广东高要县令和九任御史,最后官居礼部侍郎加尚书衔。后来,因为他厌恶官场,便托病回家养老了。朝廷多次召他,他都没有回去。最后,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在本县任个小官。

  当时登封正遇旱年,庄稼收成不好,仅“进贡礼品”压得人民透不过气来。景冬旸上任后,不忙催捐税,也不逼贡品,而是到处访亲探友,察看民情。不久,他就提出在崇福宫修建一座宫殿的计划。有些老百姓说:“崇福宫历代已修房一千多间了,为啥还要修建呀?”也有的说:“哼!谁来都一样,不修这宫修那殿,哪有百姓过的。”

  说归说,修还得修。景冬旸急催民夫动工,不用一根檩木,全用砖石来砌。果然不多天,一座没有大梁的砖券殿堂盖了起来。景冬旸又叫石匠在殿门上刻上“三元殿”三个大字,自己在殿内作了简单的布置,便把行李搬了进去。大家看他住进没梁殿,觉得奇怪,他却非常满意。

  一天,他拿起一把铲,独自来到崇福后的半山坡,不时停下来蹲下身子在山上挖着。待他回来的时候,已捧回三五个花生大的绵枣来。他用水洗去泥土,洗得白白净净,擦去水珠,用白纸一层层地包好,又用红绸缎一层层地裹起来,放在进贡的宝箱里。然后叫随从抬着,自己骑马上京进贡去了。

  金銮殿上光彩闪耀。皇上金冠玉带,正襟危坐,左右武士,威势逼人。各地进贡的官员抢着献宝,有的是绫罗绸缎,有的是软貂轻裘,有的是山珍海味,有的是珍珠玛瑙,真是五光十色,应有尽有,皇上目不暇接,左右高呼“万岁”。等大家都献过了,景冬旸才命令随从把贡品奉献到皇上面前。人们不知道他献的是什么宝,都目不转睛地等他打开来看,皇上也破例地站起相迎。景冬旸把一层层的红绸缎打开,把一层层的白纸揭掉,却露出几个白生生的绵枣来。

  皇上没见过,问:“这是什么宝?”

  景冬旸郑重其事地回答:“萝卜,这是鄙县长得最大的萝卜,特选了几个让皇上尝鲜。”

  皇上气急败坏,一时说不出话来。左右见皇上几乎晕倒,一齐上来搀扶。几个武士持刀围着景冬旸。景冬旸退后一步,挺胸立目,大声喝道:“且慢!皇上不知登封土薄石厚,十年九旱,今年遇灾,庄稼无收吗?为什么又派下那么多的捐税,闹得广大百姓怨声载道!”几句话,说得皇上目蹬口呆,想惩治景冬旸,可又抓不着他的错处,只好喝令文武官员退下。自己回到后宫盘算,心想不如亲自出京察看一番,抓住景冬旸的错处,回来再治罪。

  皇上传旨起驾,前呼后拥来到中岳嵩山登封地面。一路见到人民面黄肌瘦,有的牵子叫卖,有的沿街乞讨,到了崇福宫,景冬旸赶紧把他让到没梁殿内。皇上见殿里陈设简陋,便问:“这是你的住处吗?”景冬旸答:“是,臣不过暂借个小庙安身。”皇上嘿嘿冷笑道:“哪里话?庙者,敬神之所也。你乃寡人爱臣,怎能住庙呢?”他又抬头看了看殿顶说:“啊,原来是个没梁殿哪!”景冬旸一听这话赶忙接着说:“皇上说得极对,我这殿里‘没粮’,广大百姓就更没有了啊!”皇上一听,知道自己失口,但皇上说话,金口玉言,怎好收回呢?

  此时,中午已到,厨师把满满的几碗饭菜端上,一碗红薯汤,一碗萝卜汤。皇上一看,大声责问:“这是你吃的饭吗?”景冬旸答:“是,今天皇上驾到,这是特为您做的,也是登封老百姓都吃不到的饭。”皇上看着,想起景冬旸在朝进的贡品,叫道:“还是萝卜!——回朝!”便十分生气地召集随从起驾回京了。景冬旸忙跪在地上挡住去路,说:“此地没有粮,请皇上……” 皇上以为他还要请自己吃萝卜呢,便把手一挥:“免了!”

  景冬旸再三叩拜:“是,免了!此地没粮,免了!谢万岁,万万岁!”

  皇上又知失口,便又无法收回,只得败兴而去。从此,人民又编歌谣唱道:

  崇福宫,没梁殿;

  皇上不吃萝卜饭;

  多亏清官巧打算;

  皇粮贡品一齐免。

  讲述人:刘贤

  流传地区:豫西一带

  搜集整理: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