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说

Historical legend

当前位置:首页 > 嵩山文化 > 历史传说

少室晴雪

发布时间:2012-03-09 05:24:00 点击:488

  嵩山少室山非常险峭,少林寺正南的山崖上,有一处祼露的山岩,每逢夏季雨后初晴,阳光直射其上,银光四射,晶莹明亮,人们站在少林寺方丈室前的月台上,举目南眺,好似严寒隆冬中的皑皑白雪,景色喜人,故称“少室晴雪”。老百姓传说少室晴雪与十三棍僧救唐王有关。

  相传隋末唐初,王世充在洛阳称帝,立国号为郑,企图与唐高祖李渊分庭抗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李渊决定铲除王世充,以统一全国。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春天,李世民以太尉、尚书令、陕东道益州道行台、雍州牧、左右武侯大将军、使持节、凉州总管、上柱国、秦王等身份率军讨伐王世充。

  少林寺原本是翻译佛经的清修之地,自从,达摩一苇渡江来到少林寺后,这里的僧众除了每日禅修,还开始练武。隋朝时,隋文帝将洛阳与少林寺之间的柏谷坞赐给少林寺。这个地方在洛阳城郊外15里,距少林寺约50里,地势险要,是连通各处官道的必经之地。鉴于柏谷坞的重要地理优势,王世充将柏谷坞定为军事要塞,改为辕州,派侄儿王仁则率军驻守,与自己拥兵坐镇的洛阳城遥相呼应。兵荒马乱多年,少林寺的施舍已日益稀少,几乎就全仗着寺庙田产自给自足,勉强养活全寺上下老老少少数百口。如今,良田被占,这给少林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可面对十几万强悍凶残的郑军,区区几百个僧众纵然武艺高强,也难以反抗。少林寺住持忍字当头,要僧兵们稍安勿躁,暂且忍耐。这一忍就是足足两年,僧兵们将无尽愤恨和不满统统投进一招一式的练习之中。他们在等待合适的机会,以赶跑不义之师,收回寺产,恢复少林寺的安宁祥和。

  听说唐高祖李渊派出大军前来讨伐王世充,少林寺僧众高兴极了,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密切关注着唐军的行动。秦王李世民是唐军的统帅,一路过关斩将,将王世充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但是割据河北的窦建德深知唇亡齿寒,率兵十余万前来增援王世充,令李世民措手不及,吃了败仗。一次,李世民登上一处高地瞭望敌情,不慎被埋伏在其下的郑军抓获。昙宗、惠旸等十三个少林寺武僧听说后,出其不意地潜进洛阳城,救出了李世民。王仁则闻知,即派军队包围少林寺,要求交出李世民。昙宗等于是就带着李世民上少室山躲避,郑军就将少室山围了个水泄不通。虽然少室山有东西南北四大天门,易守难攻,但李世民老呆在山上不行,昙宗等十三个武僧于是决定掩护其从七佛峰、罗汉峰、龙潭谷下山。这条线路,上面刀劈斧削,下面森林茂密,本来就没有路,昙宗让每人披一块白布单,伪装成山羊,往山下蠕动,只要进了森林,越过梯子沟,进入佛光峪,就跳出了郑军的包围圈。围困少室山的郑军只见悬崖峭壁上出现了很多山羊,想登峰察看时,刚好下起了大雨。就在这时,昙宗让人把白被单解下来,搭在岩石上。大雨下了半天,等雨过天晴,昙宗等和尚已保护李世民穿越莽莽森林,进入了佛光峪。这时,阳光直射少室山,原来似乎有羊群的山崖上出现了皑皑白雪,银光闪亮,而围山的郑军一无所获,遂返回了辕州城。

  昙宗等十三个武僧又潜进辕州城,串通王仁则手下的轘州司马赵孝宰,里应外合,抓住了王仁则,将之送给了唐军。不久,唐军即打败了窦建德,攻下了洛阳城,俘获了王世充。战事结束后,李世民即派人到少林寺,除将隋文帝所赐柏谷坞地归还少林寺外,又赐地四十顷和水碾一具。李世民登基后,又加封昙宗为大将军僧,并赐上座僧善护、寺主僧志操、都维那惠旸等每人一领紫衣裳袈裟。这事,皇唐嵩岳少林寺碑上记载得清楚楚。

  也就从那时起,少室山北侧的这片裸露的山岩,每逢雨后初晴,特别是夏秋两季,阳光直射,宛如白雪覆盖,在少林寺山门或立雪亭前观看,更为逼真。唐代李颀观赏此景后,写有诗歌《少室雪晴送王宁》:“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