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

Cultural celebrities

当前位置:首页 > 嵩山文化 > 文化名人

管仲

发布时间:2012-07-02 00:58:00 点击:588

管仲,名夷吾,字仲,谥号为敬,后人也称为管敬仲,嵩山南麓颍上(今河南登封)人,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前645年,春秋初期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法家思想的先驱人物,被齐桓公尊为仲父,有“春秋第一贤相”之誉。2005年,管仲被评为登封市十大历史名人。

《史记》记载管仲是“颍上人”,出生于颍上河(今君召乡红石头沟眼干河) 。“颍上”一指颍水的上游,二指颍邑,登封是颍水的发源地,春秋时的颍邑属周,其治所就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上”是一种习惯说法,位于相对较低地方的人,称相对较高的地方就是“上”,如坝上、塬上、岗上、河上等,颍邑位于嵩山地区,地势较高,故称颍邑为“颍上”。再者,管姓的发源地是郑州,周武王灭商后,封三弟叔鲜于管国(今河南郑州一带),称管叔,其子孙便以管为姓。后来周穆王又有庶子封于管,后代也以管为姓。管仲是穆王庶子的后人,因此管仲即是登封人。

管仲从小生长在郑国,家境贫寒,早年即靠经商维持生活。后来管仲在齐国结识了有钱的鲍叔牙,二人合伙做买卖。大抵是鲍叔牙出资金,管仲经营。赚来的钱,管仲总要私自多分一些,鲍叔牙知他家贫,并不与之计较。公元前676年,齐国公子无知发动内乱,诸公子纷纷逃往国外。鲍叔牙跟随 公子小白到了莒国,管仲和召忽跟随公子纠到了鲁国。第二年,公子无知被杀,齐国内乱平定,鲁国派兵送公子纠回齐。但是,公子小白却先到齐国一步,当了国君,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桓公调动齐国军队,打败了鲁国军队。鲍叔牙带领军队逼近鲁国,鲁国被迫杀公子纠以求和,管仲则被囚回齐国。到了齐地堂阜,鲍叔牙就把他释放了,并回去告诉齐桓公说:“管夷吾治理国家的本领比我高明得多,可以让他担任相国。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话,释去旧怨,任命管仲为卿。

管仲辅佐齐桓公治理齐国四十年,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实行改革,富国强兵,“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管仲的政治思想可以概括为“修旧法,择其善者而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意即对旧法不能简单地革除、废弃,而是要选择那些合适的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对老百姓主要是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对那些地位较高的贵族则要尊重和依靠他们。管仲对内实行的政治经济变革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发展工商渔盐铁业,推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按土地好坏分等征赋;二是 “作内政而寓军令”,寓兵于民,扩大兵源;三是制定选拔人才的制度,举贤任能,士经三次审选,可为“上卿之赞(辅助)”。四是分国都为十五市乡和六工商乡,分鄙野为五属,设各级官吏管理。管仲还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观点,并把礼、义、廉 、耻看作国之四维,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以威治民,是管仲在行政管理方面的主张。管仲认为民只有“畏威如疾”,国家才好治理,因此他提出治政用民要均平相当,把法度作为民的行为规范标准,用赏赐的办法鼓励人们归正,用刑罚纠正偏颇,使社会秩序如同老少关系一样有序。对于君主,他主张君主既要掌握民的生、杀、贫、富、贵、贱的六柄,又要谨慎使用这些权力,这样才能做到老少友爱有序,树立起让民服气、服从的君威。管仲的改革实践和成果,使他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名望。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自姜太公被封于齐后,齐国纺织业、渔业、晒盐等手工业生产已有所发展;但是地处海隅,商业流通不畅,影响了齐国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管仲治理齐国,把发展工商业放在首要地位;并且从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上来看待农业生产和改革农业生产关系。他主张“因其天材地利之所生,养其人,以畜六畜”、“务在四时,守其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僻莱则民留处” 。因此他大力推选行开荒田、发展畜牧、解决劳动力不足等政策,他废除了齐国原来的 “公田制”,使土地归私人占有,以便于鼓励开荒扩大耕地。针对当进普遍存在的违反农时的现象,重申“无夺民时”的主张。管仲还提出“山泽各致其时”和“牺牲不略”,主张保护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限制乱宰杀牲畜以利牲畜成长繁殖。

管仲主张对四民即士、农、工、商四种人,应依靠权力与行政手段使他们“分居定业”,因此对于“农”人,他规定三十家为邑,十邑为卒,十卒为乡,三乡为县,十县为属,把整个齐国分为五属。他还把齐国分为六个“工商乡 ”,十五个“士乡”。管仲认为分居定业可以使各业人员各自从事自己的职业。“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有利于同行业的技术交流和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本行业的经验的继承和传授,更可使人们各安其业而不致引起思想混乱而威胁到统治秩序。为了照顾原来士族的既得利益,他规定各士乡仍旧归原来分封的士族土地所有者管理;并且规定在他所分封的地区内,包括新开辟的田地在内,可以征收一定的田赋作为他们的“食禄”。这就是“ 食田制”、“食邑制”。农民虽有了自己的固定耕种的土地,但仍需向士族交纳“地租”, 并且在人身上仍然依附于他们。这样,管仲就不自觉地将社会由奴隶制推向封建农奴制的前进道路上了。

强兵在管仲政治主张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管仲主张把以军职为业的“士”重新组织起来,专门从事军事。废除了村社,建立了士乡以后,管仲便对农民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编户制”。他规定五家为一轨,有“轨长”;十轨为一里,有“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有“连长”;十连为一乡,有“乡良人”。作战时,每家出一人当兵;五人为伍;十伍为小戎;四小戎为卒;十卒为旅。伍、小戎、卒、旅分别和轨、里、连、乡相当。五族(乡)为军;全国十五士乡共分三军,齐国君和上卿国子、高子各领一军。农民不但在作战时要受士大夫分别担任的轨长、里有司、连长、乡良人的率领,就是在平时也要受他们的管辖。在这种组织中,“居同乐,乐得同和,死同哀”,这种行政与军事的结合,“夫军令则寄内政矣”。同时又实行以武器赎罪的办法,增加武器装备,根据罪的大小,赎以犀甲、戟、盾、金、矢等,齐国因而“甲兵大足”。

“士乡”的农民负担重,平时管理很严格;但是,处于六个“工商乡”的工商业者,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们与“士乡”分开后,便从士族的统治下解放了出来;平时既不向士族交纳赋税和服役,战时也不当兵。他们可以在自己居住的“工商乡”里,任意从事各种工商业经营,仅需交一部分利润给国家就行了。民十君三,也就是征收百分之三十的“所得税”,此外什么负担都没有。与农民的赋税比较起来,轻得多了。管仲还设有盐官、铁官,专门管理盐、铁经营方面行政事务,并由国家掌握市场和物价。这样,就达到既鼓励了工商业发展,也保障了包括统治集团在内的消费者的利益。从表面上来看,管仲的改革,虽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但由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手工业生产发展了,“工商乡” (即城镇)的农产品的生活消费量增加了,长途贩运的商业兴盛,又形成了农产品的大量输出,远销各诸侯国,这一切都强烈地刺激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在管仲之前,中国还处于众多的大小诸侯国分崩离析、各自为政的状态。这些国家的国境线上,到处设有关卡,征收过境税;加上征伐无时,道路不靖;对于迅速兴起的经营工商业者至为不利。他们迫切要求平息战争, 打开国界,使商旅到处得以通行无阻。因此而产生的大一统思想,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澎湃的社会思潮。管仲便是这一新兴思想的先驱者之一,史载管仲佐齐桓公,吞并了谭、遂等三十五个诸侯国,统一了整个山东半岛。这对于齐国发展以盐、铁为主的工商业经营,实现几百年间国家的富强康乐,起了决定的作用。他九合诸侯、兵车相会。根据《春秋 》记载,当时与齐国会盟的国家,共有鲁、邾、滕、曹、卫、滑、邢、周、郑、许、宋、陈 、蔡、江、黄等十五国,遍及今山东、河南二省。通过会盟,加深了与这些国家的往来,为齐国的工商业经营拓开了市场。他佐齐桓公南征蔡、楚,北伐山戎,广泛地传播了中原一带的先进文化,也为打通南北商业通道,开阔新的商业领域,作出了重大的成就。孔子曾盛赞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如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足见管仲的功绩,在春秋时代就已名重一时了。这一切都为齐国的商业以至工农业的大发展打通了道路。管仲时,齐国“士乡”人口一共才三万户;但是,到了战国时,仅临淄城就达七万户,且 “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涂,车毂击,入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可见管仲在当时所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其作用和影响是如何之大了。

然而,管仲最为后世所称道的显赫功绩,还在于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由于西周被犬戎灭掉后,南夷、北狄横行中原,在各诸侯国群龙无首之际,管仲提出的在内富国强兵,外尊王室,联合诸侯,共同攘夷的主张极其符合各国诸侯的要求,最终协助齐桓公成就了一匡天下的霸业。

管仲的功业和思想对中国后来的政治有很大的影响。实际上,管仲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位重商主义者。在诸子百家中,管仲是法家的先声人物,同时他还应该称为“商家”。在春秋战国的大变革时期,有一批人主张通过变法或方法途径促进和顺应历史变化,用变法来解决和处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管仲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管仲的思想和实践为法家学说的创立提供了前提和依据,因此后世的法家都以管仲为宗,两千六百年来不断受到后人的重视,并且加以沿用和借鉴。在商鞅、王安石等人的变法主张中,都可以寻绎出管仲的思想脉络。不仅是法家,管仲的功业和思想也为儒家所称道。管仲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名相,是历史上宰相的楷模之一。

明嘉靖本《登封县志》,即把管仲列为乡贤,管仲也被供奉在登封县学乡贤祠。明代唐枢在其《嵩游记》中也有“乃入登封县,访管仲、颍考叔旧里”的记载。而现在登封人还常说一句话:“看你都能出管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