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遗产

Immaterial heritage

当前位置:首页 > 神奥嵩山 > 非物质遗产

登封芥丝(片)制作技艺

发布时间:2014-03-22 07:16:10 点击:710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档 案 表

 

  郑州市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项目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       登封芥丝(片)制作技艺                  

项目保护单位:      登封市文化馆                          

项目所在县区:   登封市文化馆新闻出版局                 

 

 

 

河南省文化厅印制

二○一三年八月

 

 

 

 

登封芥丝(片)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

消费习俗     

登封市嵩极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法人

黄光营

0371-62762816

电子信箱

1425460789@qq.com

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                              

登封地处豫西山区,属伏牛山系北侧余脉,位于中岳嵩山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2',北纬34°,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人,土地面积183万亩,海拔2501512米之间。处于郑、洛、许三市中心区位。

登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物产丰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和武术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联合国命名的世界地质公园。

登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然条件优良,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寒暑干湿交替,四季分明。突出特点是: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日照充足,冬季寒冷雨雪偏少,年均日照2275小时,常年平均气温14.2度,年有效积温5000度,无霜期238天,年降水量平均值525.5毫米。土壤属棕土壤,质地为中壤,厚度>100cmPh值在7.0左右,呈中性微碱,非常适合人体新陈代谢,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营养成分比较全面,非常适合芥菜生产,主要分布在沿嵩山之阳靠山一带,且菜质好于其他地区,为登封芥丝的加工制作提供了资源优势。

 

登封芥丝(片)产地主要分布在登封市区的少林办与西部的大金店、石道、君召、送表、颍阳及相邻的汝州市北部乡镇。清朝(1862)同治年间,以家庭手工自制自食为主,多在节庆或宴请宾朋时制作。市区东部也因芥菜之美味而迅速发展。

 

 

清同治年间,登封西部大金店镇梅村人黄永润,为兴家立业,发展经济,集当地百家之长,始创了独特的芥丝制作工艺。潜心研究发现了芥菜叶根的膳食价值,特别是根部(芥疙瘩)的药用价值,组织家人及街坊邻里从事芥丝(片)加工,除自家食用外,将产品运送大金店镇、石道街销售,即家道中兴,又活跃了当地市场,成为当地兴业治家,勤劳致富的族派。

新中国成立前后,以黄振甲、黄彦为主要传承人在登封大金店一带按祖传秘方制作芥丝极为盛行,泼及当地很多家庭自作自食。

2001年黄家后人黄光营、梅变英在党的强农富民政策感召下,毅然辞职回乡,发展特色农业,造福一方百姓,利用当地土地和闲散劳动力的优势秉承家传,自筹资金,在大金店梅村芥丝制作技艺发源地创办“登封市嵩极农副产品加工厂”,从事芥丝(片)加工生产。又于2007年注册变更为“嵩极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登封芥菜产业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并建立近两千亩的芥菜种植基地,带领乡民致富,带动一方经济。通过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加工,把传承下来的祖传秘方传统制作工艺发扬光大。产品畅销全国18个省级行政区(京、津、冀、黑、吉、辽、晋、陕、鲁、苏、浙、粤、川、渝、青、藏、新疆、内蒙),深受消费者喜爱,还通过少林武术节被中外游客争相购买,成为人们逢年过节、串亲访友、集会联谊、喜庆宴请、商务洽谈、酬谢客人的馈赠上品。其制作技艺于2010年被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以来,黄家后人把传承下来的祖方发扬光大,并融入了机械化、自动化新技术,研制成功的“嵩山峻极牌”芥丝(片)已通过国家质监局的QS质量认证,省农业厅发文公布的“河南省名牌农产品”,也被河南省工商局评为著名商标。在中国·郑州农业展览会上被评为优质农产品金奖。

目前,已被批准为国家富民强县(市)示范县的项目企业。嵩极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在按照登封市项目规划组织实施。

 

1、加工芥丝(片)的主要器具和设备

1)切菜刀、削皮刀、大小盆类、案板、衡品、勺类、碗筷、罩滤等;(2)火炉、锅类、燃料、铲子、水桶、风箱(风机)、桌凳。

2、芥丝制品

芥丝成品呈扁条状,菜条长短各异,细如粉条,精亮碧透,亮如琉璃,长短310公分不等。芥片有方圆之分,片薄在13公分大小不等。

3、原料、辅料通过传统秘方、精制而成,具有鲜嫩清脆,汆鼻沁心之效。

 

 

         姓名     性别    生卒年月       文化程度

第一代:先祖黄永润 男 清同治18001862年 不详

第二代:曾祖黄振甲 男  18811942      私塾

第三代:祖父黄彦     19141970      私塾

第四代:父黄文学     19351970      初小

第五代:传人黄光营 男                     大专

 

 

 

河南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档 案 表

 

  登封市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人姓名:       黄光营                           

项目名称: 登封芥丝(片)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       传统技艺                                    

传承人所属县区:登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河南省文化厅印制

二○一三年八月

 

 

 

 

 

黄光营

   

2寸彩

(已故黑白亦可)

19578

   

汉族

高中

   

职工

董事长

荣誉称号

 

              

 

2010 2   

 

      

 

      

 

0371-62762816

工作单位

登封市嵩极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452483

电子信箱

1425460789@qq.com

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

1965年—1976年在梅村学校上学至高中毕业;

1976年—1980年在地方国营登封县小河煤矿参加工作;

1980-1984年调登封县送表供销社工作;

1984-1997年调城关供销社工作;

1997-2007年在供销社创办芥丝加工厂;

2007年留职停薪,回乡创办嵩极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清朝同治(1862年)年间,登封大金店镇梅村黄永润。为兴家立业,发展经济,看到了制作芥丝的经济价值,自种芥菜15亩,并组织本家族人总芥菜腌芥丝,做起了生意,并潜心研究制作技艺和膳食价值。

20世纪20年代,黄振甲、黄振明,40年代黄彦和黄文学为主要传承人,继承祖业,仍以种植芥菜与制作芥丝为营生,并影响到大金店一带大部分家庭从事这项手工制作,颇具盛行。

20世纪80年代,以黄光营为主要传承人,继承祖方,带领当地一部分人开始加工生产,可谓鼎盛并有创新发展。

 

1、黄光营自幼家庭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之中,奠定了他对制作芥丝的向往和热爱。十二、三岁便身置作坊,提刀切菜,掂铲翻炒,后经父亲言传身带,勤奋聪慧的他十六、七岁就可以独立作业,熟练掌握制作技艺了;

2、参加工作后,一遇到公休假日,进家就入厨房做菜;

31984年调入城关供销社,由于体制改革,市场冲击,工人发不了工资,身为领导他便组织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办起了芥丝加工厂,一时轰动全城,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应;

42007年,黄光营先生看到农业改革的大好形势和农村剩余劳力无事可做,毅然决然回乡创业,带领村民兴办嵩山峻极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家传秘方开始有规模的加工生产,带动了一方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家传技艺也发扬光大。其芥丝制作技艺于2010年被郑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芥丝(片)的制作,首先从选料到加工成品有多道工艺工序,刀具削皮、井水冲洗、刨刀片、菜刀切丝、铁锅翻炒、佐料配比、装罐密封、蒸汽杀菌等,全部由手工操作完成。重点是科学配方和温度把握。其三,切片宜薄,切丝宜细,菜面平滑细润,色泽洁净透亮,需认真把握。黄光营先生既是董事长,更是制作技艺的总工艺师。

1、坚持了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不但继承了加工过程中的传统技艺(如翻炒、配方),又融入了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技术(如卧式蒸汽铁炉蒸捂杀菌;自动包装机装瓶封盖),既保证了质量安全,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因此,嵩山峻极牌芥丝,2009年被命名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2010年郑州市政府又把制作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安排了人员就业和带动了经济发展。在供销社期间,就安置了十五、六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回乡创业以来,常年有安排50多余农村剩余劳力上班,遇到生产旺季,每天近100名农民参加生产;另外引领周边近3000名农民参与种植,建成有1500多亩的种植基地,带动农民致富,连年被评为登封市三农工作先进工作者,2008年还被评为郑州市劳动模范。

1、秉承祖训,传承技艺。从供销社办厂时起,就言传身带其妻梅变英、其子黄少辉学习芥丝制作技艺,直到今天都是公司的技术骨干;还有其女黄亚婷,弟媳白艳花、耿连芳都是公司的技术能手。

2、德艺双罊,奉献社会。一是公司创办初期就参与芥丝制作的乡邻赵新竹、崔云先、梁春英都能全面掌握芥丝制作的技术要求,成为生产一线的生产管理人员。二是登封芥丝目前已成为一个产业,大约有20家左右从事加工的作坊或工厂,不少兴办者受其人影响,还有的是供销社办厂时的技术骨干。

1、      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家农业部主办的各种展会。如中国郑州农业展览会并获金奖,还参加了在成都、呼和浩特、武汉等市举办的全国性博览会。还两次参加河南省政府组织的驻马店农业展览会;

2、积极参加登封市文化馆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周活动,出展位、展产品,在全市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特别是嵩山峻极牌芥丝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后,声誉鹊起,产品畅销全省各地及全国其他18个省级行政区。

1、郑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芥丝制作技艺)”匾牌。

2、中国·郑州农业展览会优质产品金奖奖牌。

3、河南省农业厅发布的“河南省名牌农产品”(200834号文件

4、河南省工商局发布的河南省著名商标证书。

5、农业部农产品生产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6、国家CQGC质量认证证书。

1、嵩山芥丝在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黄振甲、黄振明传承,四十年代黄彦、黄文学为主要传承人。上世纪80年代后,除了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更有黄光营和黄光银、梅变英、黄少辉为主要传承人进行技艺保护与研究,并成立“登封芥丝制作技艺研究所”。

2、建立规划8000亩的原料基地,与农民签约种植,为公司提供原料,增加了农民收入。

3、注册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挥了农业发展产业化产业链生产中的带动作用,现在已成为郑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反映传承人的技艺特点的500万像素以上6寸数码彩色照片,包括体现技能、技艺的工作照及作品或剧(节)目照片)

 

 

 

 

 

 

 

 

                                                 

 

      

拍摄者:           拍摄时间: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