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建设

Park Construc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遗迹 > abc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基础与服务设施

发布时间:2012-05-17 09:53:06 点击:979


13.1 道路交通

13.1.1 外部交通

(1) 外部交通现状

对嵩山整个园区而言,园区对外交通主要公路有国207线、省道豫03线及省道豫31线。国道207线从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的山麓通过,省道豫03线经卢店向西,穿过中岳庙景区,与登封市的城市道路相接,与国道207线相交于登封市西北。省道豫31线从五指岭景区穿过,郑少高速公路在与省道豫31线的交叉处设有出口。目前高速公路有四条,即郑少高速公路、少洛高速公路,目前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有:少许高速公路和巩登高速公路,形成了园区脚下高速公路的十字交叉。

(2)外部交通规划

①在相关城市建立散客接待中心和旅游班车

规划近期,选择郑州、洛阳、许昌等3小时高速公路圈内的主要城市,通过与当地旅行社和客运公司合作,建立公园旅游散客接待站,开设旅游专线班车;

规划中远期,可逐步拓展对外围市场的辐射范围。

②在主要交通线路设置广告牌及指路牌

在规划近期,与相关交通道路管理部门联合,在郑少高速、207国道、洛少高速、少许高速和巩少高速及郑州机场、周边客运站等主要交通枢纽和交叉点设立指路牌或广告牌,增加公园知名度;

规划中远期,建设高等级客运站、对外交通中转站,并整合长途客运班车与旅游班车的资源优势。

③进一步改善内外间道路联结

规划近期提高园区内部道路标准;

规划中远期,加强与郑州、洛阳以及省外等地直接的交通联系,理顺对外交通网络,吸引游客。

13.1.2 内部道路与交通

(1)内部交通现状

园区内少室山景区和太室山景区的主要车行道已经基本完善,步道系统比较完整,规划的核心线路,现状步道都能到达,但安全性不够,特别是从三皇寨到二祖庵路段、卢崖瀑布路段两处应加强其安全性。五佛山和九龙潭保护的车行系统还不完善,只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公路。

(2)公园内部交通规划

加强与交通规划建设部门的合作,继续建设或改善各景区间旅游内部道路工程。具体措施如下:

①进行路面拓宽改造,力争使各景区间旅游道路相互贯通,使游客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各景区。

②在发展景区互通工程的同时,加强道路两侧的绿化,形成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景观道路。

③加强主要线途经交通节点及终点停车场建设工程,交通节点处设停车站点与站牌,以方便游客上下车;按景区最大日车流量设计各景区停车场规模,并适度超前,以防旅游旺季出现车量、人流堵塞现象。

④对环山旅游专用路,除登封城区段以外,实行严格的交通管制,只允许旅游车辆使用。

⑤从少林寺旅游服务中心至少林寺的旅游道路和从嵩阳书院至无极洞停车场的旅游道路,限制外来的旅游车辆使用,只允许风景区专用环保旅游车辆使用,以达到疏导游客的目的。

⑥在五佛山景区开辟三条科普旅游线路,主要用于地学考察。

⑦在少室山修建连天索道、八里坡登山步道、游览轨道车、森林科普长廊,把连天峰左右两侧的景点传统起来。

⑧在太室山景区完善卢崖瀑布景群、嵩阳书院景群、八龙潭景群的旅游步道建设,是景区景点相互连通。

⑨开辟九龙潭景区科普、观光线路。修建嵩阴索道,把峻极峰与九龙潭景区的相连接。

13.1.3 内外交通连接

园区停车系统规划:进入园区私家车和旅游大巴等外部车辆均在外围的大型停车场停放,小型停车场只停放景区专用游览车。

景区转乘系统规划:私家车、旅游大巴等外部在转乘点停放后、游客可以选择转乘景区专用的游览车、步行两种游览方式到达各个景点。车行道沿路设置站点便于乘坐游览车的游客上下车,重要景点设置停车场停放游览车(13-1)。

13.1.4 停车场

停车场是园区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内停车场的设置依据总的交通组织规划,并结合旅游线路进行安排。

目前园区内主要停车场有少林寺停车场、法王寺停车场、卢崖瀑布停车场、八龙潭停车场、中岳庙停车场、嵩阳书院停车场、崇唐观停车场以及三皇寨停车场、莲花寺停车场等。

针对停车设施不足或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停车占用道路行车面积,应根据进入园区内车辆数以及环境容量的估算,在适当位置增加一些停车场。

规划停车场分为大型停车场和小型停车场两种。

(1)大型停车场:除在登封市设置大型社会停车场外,分别在中岳庙前广场、嵩阳书院南的嵩山门广场、少林寺游客中心、少室山旅游服务中心和九龙潭设置五处大型社会旅游服务中心,设置五处大型停车场。规模为10000~30000m2。

(2)小型停车场:在峻极峰以外的各个旅游服务次中心处,扩建新建小型停车场。包括何家寨、郭家窑、柏峪沟、三皇寨、少室阙、法王寺、老母洞、卢崖寺、龙潭寺、纸坊水库、永泰寺、清凉寺、梯子沟等旅游服务次中心设置小型停车场,规模为2000—5000m2。

13.1.5 其他交通方式

(1)进一步完善各主要景区内已建游步道的延伸和修复工作。

(2) 以现有旅游路线为基础,选择补充地质景点突出、观赏内容多的区域进行游步道的开发建设。

(3) 旅游步道分为景观游览路线、地质科考路线和地质科普游览路线三类。景区旅游步道建设以不破坏各地质保护点,以不动或少动土石方为原则。

13.2 供水供电设施

13.2.1 供水工程设施

(1)规划原则

供水设施建设要遵循环境保护第一,节约资源第二的原则。选定的供水水源,要严格保护,并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水资源,经济合理配送。

(2)供水工程现状

①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嵩山地质公园近几年利用国债资金进行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包括太室山供水设施等一批景区基础设施项目,大大改善了园区供水条件。嵩阳书院景群水源均取自深井水,仅能满足现有客流的需求。

②存在的问题

各景区集中供水困难,景区供水设施不足;另外部分新建项目的建设没有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例如太室山供水管道位于主要登山步道旁边,裸露于地表,影响景观,应当利用植物等适当遮蔽。

(3) 需求预测

结合近远期游客规模和各类人群用水标准即可算出

游客近期年用水量为:450*(0.7*20+0.3*200)=33300万升≈33.3万立方米

游客中远期年用水量为:800*[0.7*20+0.3*(0.45+0.35*2+0.2*3)*200]=85120万升≈85万立方米

(4)用水标准

用水量标准

不留宿游客20升/人•日

留宿游客(包括度假、休养)200升/人•日

常往人口100升/人•日

消防用水20升/秒(60分钟三天补充)用水量24升/日

(5) 供水工程设施规划

依托景点和接待设施布局,采用分片、分点的给排水方式;

选用固定水源,通过引水管道供水;

修建蓄水池,充分利用山涧溪流、泉水、雨水等资源。

在规划中合理规划景区接待规模,确定合理的供水规模,规划建设一批净水站点、给水管网等工程,结合景区旅游的特点,使得供游客的饮水点设施均配套完善,使嵩山地质公园的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13.2.2 供电工程设施

(1) 供电工程现状

嵩山地质公园依托中心及服务基地——登封市供电现状;目前,登封市区内由110KV登中线(登封发祥电厂—中岳110KV变电站)、110KV大中线(中岳110KV变电站—大金店110KV变电站)供电,变电站3座,其中110KV变电站1座(中岳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2×3.15万KVA;35KV变电站2座,分别是城关变电站,主变容量2×6300KVA;35KV马庄变电站,主变容量1×6300KVA,最终规模为2×6300KVA。马庄和城关变由110KV中岳变供电,因此,110KV中岳变电站是市区的电源点。

在本次规划区内中岳庙景群目前设有30KVA变压器一台,电源由10KV中农线“T”接。

太室山景区在2002~2003年,利用国债资金,完成了太室山供电工程,共敷设10KV电缆线路4.7km,分别在1#水池(100KVA)、行宫(50KVA)、三皇口(100KVA)、老母洞(200KVA)设置四台箱式变压器,敷设0.4KV电缆线路4.3km,基本满足了本景区内各景点、旅游服务设施及配套的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用电。

除上述景区外,嵩阳书院、法王寺、卢崖瀑布景群均无专用变配电设施,电源均就近自农网接引,供电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综上所述,除太室山景区利用国债资金建设了比较好的供电设施;中岳庙景群虽然设有专用变压器,但变压器容量偏小、布点少,不能满足游客增长后用电负荷迅猛增长的需要,且10KV电源均自农网接引,供电的可靠性不高。嵩阳书院、法王寺、卢崖瀑布景群均无专用变配电设施,电源均就近采用0.4KV线路自农网接引,供电可靠性就更无保障可言。

(2)需求预测

根据游客容量的预测,地质公园近、中期(2010-2020年)游客量为450万人/年,估计其中30%游客的平均住宿时间为1天,远期(2021-2025年)游客量达580万人/年,其中30%的游客需要住宿。又其中住一天的占45%,住二天的为35%,住3天以上的占20%。全年适游日为250天。(此数据同时作为给水、污水以及其他相关预测的依据)

住宿游客按0.2KW/人计,则:

公园近期用电负荷为:4500000*0.3*0.2/250=1080KW

公园中远期用电负荷8000000*0.3*(0.45+0.35*2+0.2*3)*0.2/250=3360KW

(3)供电工程规划

充分利用现有供电设施、设备,并适当调整现有线路及变压器容量,在保护景观的前提下,将供电线路(电缆)向北部山区主要景点延伸,保证区内用电。

地质公园内用电采用与相邻近的登封城市供电系统连接的做法,各个单位弱电系统分散设置,分别控制。

新规划几处依靠城市电网分别变配电设施情况如下:

①建太室阙陈列馆后,馆内设一座双回路供电的400kVA的10/0.4kV干式变电箱和配电箱,周围保护区内设一座容量为180kVA的10/0.4kV干式变、配电箱。博物馆内并增设150kW应急柴油发电机组。

②在启母阙的停车场北侧设置一座双回路供电的100kVA的10/0.4kV干式变电箱和配电箱,综合服务建筑内加设20kW应急柴油发电机组。

③在卢崖寺、龙潭寺、峻极峰、九龙潭设置双回路供电的100kVA的10/0.4kV干式变电箱和配电箱,综合服务建筑内加设20kW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图13-2)。

④少室阙保护房内设一座双回路供电的100kVA的10/0.4kV干式变电箱和配电箱,综合服务建筑内加设20kW应急柴油发电机组。

13.3 环境卫生

13.3.1 公共卫生间的规划原则

在园区内的适当地点,如停车场附近、游路旁边、服务设施附近等,建造适量的与环境协调的公共厕所。在水源达不到的地方,公厕可建成旱式,但必须由专人负责清理。充分利用景区内的生物公厕。有水源处、全封闭的服务区、停车场内的厕所一律采用水冲式。水冲式厕所应有一定规模的化粪池,进而排入园区的污水处理系统,严禁流入湖渠,污染水源。

13.3.2 污水、垃圾排放处理

(1) 污水、垃圾排放处理现状

嵩山近几年在利用国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综合治理了园区河道和部分排水设施,但园区内排污管网不完善,缺少污水处理设施,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园区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影响了园区的形象,也不利于园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旅游项目的发展。

(2) 污水、垃圾排放量的预测

污水排放量按生产、生活用水量的80%计算。

(3) 规划原则与措施

①雨、污水分流,山区雨水自流排放,生活用水经处理后排放,严禁直接排放到水体。垃圾应集中处理。

②山区雨水自流散排,建筑物附近设雨水截留沟;

③生活区雨水就近通过明渠方式排入河沟溪涧;

④禁止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不得就近排放,以免污染生活及旅游环境,生活污水集中至污水沉淀池沉淀,经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⑤园区内垃圾箱结合游览设施规划设置。一般沿游线每隔200m~300m左右设置一定数量、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垃圾箱,由专人及时负责清理,垃圾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收集。园区内应设置专用的环卫车辆,配备相应的保洁人员,保洁人员要及时清扫垃圾废物,确保园区的干净整洁。

⑥在中岳庙、嵩阳书院、法王寺、少林寺和少室山旅游服务中心、九龙潭峡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中转来自垃圾收集箱的垃圾,统一送至登封市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每座垃圾中转站占地面积约150~200m2。

⑦在少林寺、少室阙、永泰寺、三皇寨、少室山旅游服务中心、嵩阳书院、法王寺、龙潭寺、九龙潭分别建立污水处理站及污水处理设施。少室山、太室山核心线路污水处理站及污水处理设施位置见图(图13-3、13-4)。

⑧在少林寺、少室阙、、少室山服务中心、法王寺、卢崖寺、嵩阳书院、中岳庙、龙潭寺、九龙潭分别建立净水厂及净水设施。少室山、太室山核心线路污水处理站及污水处理设施位置。

13.4 通讯设施

(1) 通讯设施现状

公园内通讯主要依托登封市电信局,登封市现有电信局市话网和郑州市公用电话联网,程控交换机的资源容量富裕较大,基本能满足嵩山地质公园电话发展的需要。

目前公园的少林寺景群设有电信支局,交换机容量1000门,容量可满足本景群内各景点电话发展的需要;卢崖寺景群内卢崖寺景点已通40对电话通信电缆。另外,2002—2003年,利用国债资金,太室山景区已沿登山步道将电话电缆埋至峻极峰,并在步道两侧设有IC卡公用电话。少室山景区的通讯设施尚属空白。

此外,登封市的移动电话通讯网已覆盖各景区,大多数景点均可使用手机进行电话通讯联络。少林寺景群建有电视插转台,中岳庙景群与市有线电视网联网。

(2) 通讯设施规划

公园内通讯设施在现基本完备的基础上,规划在各接待服务区设立邮电和通讯机构,以完善配套的信息服务体系。

13.5 服务设施

(1) 规划原则

根据公园的地理状况、公园内现有旅游服务设施及游客规模,规划应服从以下几条原则:

①合理布局,服务游客,协调景观的原则。建筑物选用当地民居的建筑材料及建筑风格,在方便游客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实现其隐蔽性,达到自然与人工的最佳组合。

②节约资源原则。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尽可能整合利用现有资源,避免过度膨胀和重复建设。

③相对集中原则。公园内不宜建大的餐饮住宿接待点,旅游服务接待设施主要集中在游客服务中心内,景区内部也有相应的旅游接待点,以方便游客选择。

(2) 选址、规模、布局依据

公园内餐饮服务、住宿设施、公共卫生间、医疗服务点等基础服务设施的选址、规模、布局以及建设控制均以《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为规划依据。

13.5.1 餐饮服务设施

为适应游客的就餐需求,公园(近期)按游客量设定就餐网点,在游客中心设置中高档饭店2座,中餐就餐人员在2000人/日左右,另设置中低档就餐点8-10处,能容纳日就餐人员3000~4000人/日。

13.5.2 住宿设施

根据游客容量的预测,地质公园近、中期(2010~2020年)游客量为450万人/年,估计其中30%游客的平均住宿时间为1天,远期(2021~2025年)游客量达800万人/年,其中30%的游客需要住宿。又其中住一天的占45%,住二天的为35%,住3天以上的占20%。全年适游日为250天,床位利用率以70%考虑。

住宿床位是住宿设施的调控指标,应严格限定其规模和标准,应做到定性、定量、定位、定用地范围,并按下式计算。

平均停留天数×年住宿人数

床位数﹦年旅游天数×床位利用率

其中,取全年适游日为250天,床位利用率以70%考虑。

近期的床位数预测为7700床,其中:中高档床位为40%,床位3080个;中低档床位为60%,床位4620个。

中远期的床位数预测为16500床,其中:中高档床位为50%,床位8250个;中低档床位为50%,床位8250个。

13.5.3 安全、防护设施

除在登封市市区配备完善的消防、公安和医疗设施外,在中岳庙、卢崖瀑布、九龙潭设立森林防火站。在四个景区旅游服务中心也应设置一定规模的消防、公安和医疗设施,以保证景区及游客的安全。

在特殊地段设置栏杆、保护险堤、防护墩和警告标志,除引人注目外,在尺度、质地和色彩上都应与其所在的环境相协调,力求美观,做到险而不危。为保证安全、保护景观,照明电缆应采用地埋式。照明灯具在造型和尺度上应与环境协调。

13.5.4 医疗服务点

在永泰寺设立少林药局医院,在旅游服务中心以及旅游服务次中心设置医疗急救中心,在各旅游点设置医疗急救点,组织一支医疗巡回队,指导园区的救护、自救工作。各医疗点必须自备各种药品、器械和物资设备等,与定点医院签订专门救护协议。同时,实现景区安全救护和“110”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