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建设

Park Construc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遗迹 > abc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社会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12-05-17 09:55:08 点击:913


15.1 社会调控

15.1.1规划原则

(1)严格控制人口规模

为避免风景区内人满为患,借鉴如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采取的严格的户口控制措施,从严控制迁入人口。

(2)建立合理的居民点体系

按照人口导向趋势,将风景区内的居民点分为搬迁型、缩小型和控制型三类居民点,形成合理的新居民点体系,作为风景区居民社会有序演变的基本骨架,引导风景区内部的居民向外迁移并阻挡人口流入风景区,同时合理的组织居民生产与生活。

(3)旅游环山路西侧北侧(风景区一侧)居民点以搬迁型、缩小型为主;旅游环山路东侧南侧(城市一侧)居民点以控制型为主。

15.1.2居民社会调控分区规划

(1)无居民区:不准常住人口落户的区域。主要是太室山和少室山海拔较高的山区以及风景资源突出需要严格保护的风景区域如少林寺周边区域。

(2)居民衰减区:分阶段的逐步减少常住人口数量的区域。主要是旅游环山路西侧、北侧(风景区一侧)无居民区以外的区域。

居民衰减区内仅保留部分农耕地,其余则退耕还林;除少量居民从事农耕工作,大部分劳动力将在风景区有关部门的统一管理下从事风景区的管理、导游、公交车营运以及游览设施的经营等职业。

(3)居民控制区:按照合理的指标控制常住人口数量的区域。无居民区和居民衰减区以外的区域,包括旅游环山路东侧南侧(城市一侧)区域。

这些居民分布地区与风景区景观和旅游活动的开展没有直接冲突,因而应通过合理的控制使这种状况保持下去。规划居民控制区除了可以接纳无居民区和居民衰减区内的居民外,不再接纳其余人口,居民自然增长率应控制在全市登封的平均水平。

15.1.3居民点系统规划

(1)搬迁型居民点:指少数占据重要游览线路或景点,近期需要搬迁的小村落。规划无居民区范围内的现状居民点规划为搬迁型居民点。

(2)缩小型居民点:风景区内大部分广为分散的村落,通过外围聚集型居民点的吸引,其人口将渐趋衰减。居民衰减区范围内的现状居民点规划为缩小型居民点。

(3)控制型居民点:风景区内某些规模较大的村落,居民生产稳定,环境条件较好,只要控制人口规模与合理改造,其存在有利于风景区保护和建设。居民控制区范围内的现状居民点规划为控制型居民点。

15.1.3居民生活发展规划

以积极保护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为宗旨,兼顾居民生活以及旅游活动的需要进行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为前提,提出以下居民生活发展规划保护措施:

(1)控制公园景区内居民点人口规模。自然增长率限制在12‰,公园内人口综合增长率控制在10‰,低于自然增长率。

(2)鼓励公园内居民点人口外迁,由景区内向景区外,由农村向城镇集中,地方政府应在住房和就业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引导。

(3)分区控制住宅建筑高度、形式、风格、色彩等,尽可能保持民居特色,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并实现农村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等“四化”工程。

(4)以公园旅游业发展促当地居民点在农业、农林产品以及旅游加工产品及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15.2 景观整治

15.2.1 整治目标

通过对公园景观系统的整治,提高公园景观质量和水平,实现公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的景观。

15.2.2 整治原则

(1) 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严格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包括文物古迹、地质遗迹、自然景观、古树名木等。特别是嵩山风景区文物古迹多,价值高,对于研究中原文明传承、佛教文化、儒家理学发展、道家文化、武术历史等意义重大,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在风景区的规划、建设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使这些中华瑰宝不被破坏,永续利用。

(2) 生态恢复原则

嵩山自然风景尤其山林植被受到比较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少林寺山间小盆地和山麓地带,需要加强绿化建设,保护、培育山林植被,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恢复自然风景的历史风貌。

(3)人文与自然并重原则

嵩山优美的自然风景是辉煌的人文遗迹产生的原因和空间上的依托,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内涵重要的载体,规划建设中必须在重视人文景点保护开发建设的同时重视自然景观的保护恢复与展现,丰富游览内容,扩大游览面积。

(4)文化与科学并重原则

重视嵩山文化内涵挖掘展示的同时,注重具有世界级别科学意义的风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展示。

(5)意境保护原则

尊重和保护历史上人文景观的空间布局及其与自然风景的关系等,延续嵩山风景的历史文化意境。

(6)突出特色原则

嵩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嵩山天下奥”是嵩山风景特色的总的概括。要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突出“文化山”这一特色,在文化、植被、游线组织等方面突出“奥”的景观意境。

(7)与城市的共生原则

风景区旅游服务及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充分依托登封城区;城市发展要以不破坏风景区风景质量、旅游心理质量为前提,必须严格控制山前地带的任何建设活动,完善山前地带的生态环境建设。使风景区与城市各得其所,互相促进,共生共荣。

(8)旅游效益原则

与登封市旅游发展规划、地质公园发展规划相互协调。全面开发观光、休闲、科考、修学、健身等综合性旅游产品体系,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发展旅游经济。

15.2.3 分期整治的依据

公园景观整治涉及面广,周期长,投入资金大,因此公园景观整治要分区、分期实施。根据四个景区的特点,结合公园发展规划建设情况、资金筹措情况以及景观整治的轻重缓急,分近期、中期和远期进行实施。近期首先主要是针对已经建设完善的太室山和少室山景区进行整治;中期随着九龙潭景区的开发,集中人力、财力整治九龙潭景区;远期为五佛山景区,这与公园的发展开发规划一致。